??????
??????????
如需更多報告,聯(lián)系客服13699799697(微信)
或者,掃碼閱讀報告

東南亞零食市場的特征刻畫
成長市場:東南亞零食市場容量達中國體量1/3且成長性高于中國,5大市場占比92%,印、菲、泰、越、馬為突破核心。
規(guī)模:24年東南亞零食終端208.3億美元,已是中國市場658.3億美元體量的1/3;分國別看,印尼(為第二名兩倍)、菲律賓、泰國、越南、馬來5國合計占92%,為未來突破核心。
增速:從整體看,東南亞過去5年Cagr2.1%>中國同期Cagr0.5%;分國別看,越南成長最為領先(Cagr5.8%遠高于其它);馬來、新加坡、柬埔寨相對較快;泰國、老撾則相對最慢。

拆分量價:5大核心市場人均消費量/額皆普遍低于中國,越南存滲透提升潛力、泰國存格局替代機會。
人均:核心5國人均量/額基本低于中國人均(量7.3kg/額46.7美元),預示以越南為代表的東南亞各國皆有提滲透機會。
ASP:越南、印尼ASP與中國基本相當;而泰國、馬來ASP明確高于中國,預示還存性價比搶占格局機會。
從品類看,風味零食持續(xù)替代傳統(tǒng)糖巧,健康升級+風味創(chuàng)新為零食出海提供格局窗口。
品類結構:核心5國24年風味零食、糖巧占比37.3%、25.5%,相較10年提升2.8pct、下降8pct,反映傳統(tǒng)糖巧占比顯著走低,背后為低脂化植物化健康化升級;
風味零食中核心品種薯片膨化占比51.6%相對穩(wěn)定;堅果類/風味餅干占比略有下降1-2pct;其他風味零食占比持續(xù)提升(10年5.8%~24年7.5%),反映東南亞風味零食出現(xiàn)口味化創(chuàng)新化趨勢。

從渠道看,CVS和線上持續(xù)替代雜貨渠道,渠道變革將為零食出海創(chuàng)造另一格局機會。
渠道結構:核心5國以線下主導(24年占比97.6%),但線上正值快速提升(自18年0.6%至24年2.4%)向上1.8pct;
線下渠道以傳統(tǒng)雜貨為核心,占據半壁江山53.2%(下降趨勢);KA商超渠道占比26%(相對穩(wěn)定);近年CVS占據17.8%(快速下沉)且仍在持續(xù)替代傳統(tǒng)雜貨;反映東南亞正處零食渠道重構的變革窗口。
當前格局:極其分散,CR5僅30.6%/CR10僅44.4%,總體形成“本土品牌基地拓展/國際品牌全面布局”的局面。
第一梯隊:邁大、頂峰、億滋、聯(lián)合利華,份額介于5-8%左右(邁大&頂峰為本土龍頭,背靠市場容量居前的印菲基地市場;億滋國際&聯(lián)合利華為國際品牌,更偏多地全面布局)。
第二梯隊:雀巢、百事、Garudafood等,份額介于1-3%(印尼品牌GF/納寶帝/Delfi、菲律賓品牌MN分別占據基地市場不同的優(yōu)勢品類獲得領先;歐美品牌雀巢/百事同樣布局全面;相較而言日韓品牌好麗友/卡樂比的區(qū)域布局略顯初期)。
印尼市場容量居首(人口最多),79億美元直接占據東南亞4成,5年Cagr1.9%僅略慢于整體Cagr2.1%。
從品類看,風味零食+甜餅干持續(xù)替代傳統(tǒng)糖巧,5年Cagr2.6%/5.1%,糖巧規(guī)模呈現(xiàn)直接萎縮,5年Cagr-2.7%;
從渠道看,線下線上各自占比97.8%2.2%,雜貨渠道占比持續(xù)下降,CVS持續(xù)擴容并反超商超成第二渠道,兩大知名CVS巨頭Indomaret和Alfamart逐步形成壟斷地位,反映印尼市場高效供應鏈+性價比產品+便利服務已成渠道變革趨勢。

印尼格局:“一超多強+本土強勢”,但集中度整體偏低(CR3為31.6%/CR5為42.2%)。本土邁大集團以份額18.2%遙遙領先,在糖巧/甜餅干以21.1%/33.9%份額第一遠超其它;GarudaFood主打風味零食(膨化、堅果)以14.9%份額第一/整體第二;Delfi和納寶帝則主打巧克力及威化餅;CR5中僅聯(lián)合利華一家外資品牌;我們預計與印尼政策壁壘+宗教信仰所致的額外產品認證有關。
零食出海機會點思考:印尼第一大品類風味零食最為分散,中國企業(yè)可最大化發(fā)揮風味零食產品創(chuàng)新優(yōu)勢(魔芋鵪鶉蛋等),緊抓出海機會;同時與印尼本土文化適配的產品認證、渠道壁壘攻破也是出海關鍵。
菲律賓容量僅次于越南(人口亦是),40億美元占據東南亞2成,5年Cagr2.2%甚至略快于東南亞整體。
從品類看,風味零食已是絕對的品類核心,占比49.0%,5年Cagr3.6%首屈一指引領零食增長;
從渠道看,線下線上各自占比97.1%/2.9%,由雜貨店和商超兩大渠道統(tǒng)治線下47.7%/42.8%,近年商超憑借齊全品類持續(xù)搶占雜貨店份額;而CVS業(yè)態(tài)尚不成熟占比極低。

菲律賓格局:同為“一超多強+本土強勢”局面,區(qū)別為更趨集中(CR3為44.3%/CR5為56.4%)。本土頂峰控股以高達27.7%的份額絕對領先,在風味零食/糖巧/甜餅干份額30.7/39.4/23.0%皆為第一;MondeNissin以9.7%份額第二,在風味零食/甜餅干份額11.1/21.4%皆為第二;上好佳則主打膨化風味零食;CR5中同樣僅聯(lián)合利華一家外資品牌;總體看,本土品牌已形成較強統(tǒng)治。
零食出海機會點思考:菲律賓市場完整經歷作坊式生產到規(guī)?;a,產業(yè)鏈相對完善,全品類格局比印尼集中,中國企業(yè)出海有賴于最大化突出創(chuàng)新優(yōu)勢、彎道超車。
泰國市場容量可觀(32億美元)但增長較慢(5年Cagr-0.6%),主因疫情后泰國經濟仍待修復,產業(yè)升級乏力致消費謹慎。
從品類看,風味零食同為核心,占比43.7%但增長不顯;甜餅干相對最快,占比15.8%/5年Cagr0.6%(我們判斷受益疫后旅游伴手禮需求);
從渠道看,線下線上各自占比97.6%/2.4%,由商超&CVS主導線下,雜貨店僅為輔助(占比39.7%/29.4%/24.6%),趨勢上第二渠道CVS明顯擴容,對第一渠道商超形成有效替代。
泰國格局:“高度分散+高度開放”,集中度(CR3為25.2%/CR5為34.6%)顯著低于東南亞平均,CR5全部皆外資品牌。歐美品牌百事/億滋/聯(lián)合利華份額11.7/7.2/6.3%,各自主打風味零食/糖巧/冰淇淋單品類份額第一;菲律賓頂峰主打甜餅干份額第一;泰國細分品類CR5(風味零食/糖巧/甜餅干)集中度基本低于東南亞平均,反映泰國市場相對開放的經營環(huán)境。
零食出海機會點:泰國雖增速尚處修復但市場高度開放,存明確格局機會,因龍頭皆外資品牌導致ASP水平遠高于中國,中國企業(yè)在風味零食/糖巧/甜餅干多個品類皆可憑借高效供應鏈+產品性價比搶占國際品牌份額。
越南為第一引擎市場,容量25億美元并以5年Cagr5.8%遠遠領先東南亞整體,為零食出海的首要增量區(qū)域。
從品類看,風味零食引領品類擴容,其5年Cagr高達7.6%;甜餅干亦占比提升,反映增量市場的品類創(chuàng)新趨勢;
從渠道看,線下線上各自占比98.2%/1.8%,以傳統(tǒng)雜貨店為絕對主導(71.5%),但第二渠道商超憑借品類齊全優(yōu)勢持續(xù)搶占雜貨份額(16.9%);直觀考慮當前越南市場雜貨占比過高、商超/CVS占比過低,渠道變革空間巨大。
越南格局:“高度分散+高度開放”,CR3為26.9%/CR5為34.3%普遍低于東南亞平均,CR5僅一家本土品牌。前兩名國際品牌好麗友/億滋份額相當皆為11%,各在風味零食/甜餅干份額第一23.5/18.6%;本土品牌Kido/Tuyen主打冰淇淋/風味零食份額3.8/2.2%;結合越南細分品類CR5水平(風味零食/糖巧/甜餅干66.5/44.2/52.3%),我們判斷頭部品牌在單一品類尚不具備絕對統(tǒng)治力。
零食出海機會點:越南大有可為。成長增速首屈一指,加之分散格局&開放環(huán)境,皆有利于品牌切入,中國企業(yè)把握多品類擴容(風味零食/甜餅干)+渠道變革窗口(商超/CVS興起)可快速分享越南成長紅利。
類比越南,馬來同為新興成長市場,當前容量雖僅15億美元但以5年Cagr2.1%(增速與東南亞整體相當)持續(xù)成長。
從品類看,風味零食增速引領(5年Cagr2.9%),多個品類增長齊發(fā)(糖巧/甜餅干/冰淇淋5年Cagr1.6/1.9/2.1%),反映增量市場的擴容趨勢;
從渠道看,線下線上各自占比97.2%/2.8%,前三大渠道雜貨店/商超/CVS分布更為均衡(相對越南),渠道變革趨勢一致,商超&CVS等現(xiàn)代渠道持續(xù)替代傳統(tǒng)雜貨。
馬來格局:“相對分散+高度開放”,CR3為35.3%/CR5為44.9%,CR5亦全部皆外資品牌。歐美品牌雀巢/億滋以份額15.0%/13.4%位居前二,雀巢在糖巧份額第一22.6%、億滋在風味零食/甜餅干份額第一18.4%/22.5%;頭部陣營中菲律賓頂峰旗下環(huán)球羅賓娜(URC)快速躋身份額前五;此外馬來亦出現(xiàn)本土品牌精耕風味零食(薯片堅果餅干)、巧克力等;結合馬來細分品類CR5水平分析(風味零食/糖巧/甜餅干58.8/63.2/71.1%),其風味零食集中度仍然偏低。
零食出海機會點:新興市場飽含新興機遇。馬來正值品類擴容+格局未定,頭部優(yōu)勢集中于糖巧、風味零食原有龍頭集中于薯片膨化,中國企業(yè)存產品差異化機會;加之ASP處東南亞偏高水平,中國企業(yè)還存渠道變革下的性價比搶占機遇。
如何看待中國零食品牌出海?
總結中國零食東南亞出海,我們核心探討背后的增量空間、市場選擇、打法選擇:
增量空間:東南亞為體量約1/3個中國的成長型市場,格局分散+相對開放,為中國零食出海的必爭之地
戰(zhàn)略聚焦核心5國印尼等大體量市場+越南馬來等高增市場,我們認為中國品牌可緊抓“品類升級+渠道變革”窗口分享東南亞多地滲透與格局機會;考慮對標同為①多地布局的國際品牌(億滋/聯(lián)合/雀巢份額3-8%)②主打風味零食的優(yōu)勢品牌(百事/印GF/菲MN份額2-3%)&風味零食品類占比4成,我們預計中企零食出海東南亞對應的頭部單體份額空間3-5%,合計份額空間有望15-20%,對應增量空間已超200億元。
當前優(yōu)勢:供應鏈完善+產品創(chuàng)新+策略靈活,已具第一梯隊實力
①vs本土品牌:本土品牌偏基地市場,中國品牌偏多地經營,規(guī)模效率&品牌聲勢皆可更高;
②vs國際品牌:國際品牌偏傳統(tǒng)零食,中國品牌偏風味零食,差異化&性價比優(yōu)勢更為明顯;
③共同機會點:中國供應鏈完善+產品創(chuàng)新(品類豐富/口味推新/包裝新潮)+策略靈活(直播帶貨/電商滲透/量販興起),一改傳統(tǒng)品牌ASP過高、推新不足的痛點。
當前難點:本土化+貨架化,正協(xié)同新生渠道破局
①標準適配:東南亞零食標準不一,部分更帶宗教屬性,產品需本地化處理迎合各國不同的法規(guī)、認證、口感、包裝。
②貨架壁壘:出海從0-1階段,各國主流渠道的貨架準入如何攻破?除了緊抓傳統(tǒng)雜貨被現(xiàn)代渠道改造機會,還可最大化發(fā)揮量販折扣、直播種草和跨境電商的新生渠道優(yōu)勢破局。
市場選擇:出海節(jié)奏首選越南、馬來、印尼市場,適度參與泰國、菲律賓等市場。
機會點:
越南、馬來、印尼的共性機會在于規(guī)模持續(xù)高增+格局分散未定,可有滲透+格局雙重空間(其中越南馬來缺乏風味零食本土統(tǒng)治品牌、更有新渠道助力;印尼雖有本土龍頭邁大/Garudafood/Delfi/納寶帝,但第一大品類風味零食較為分散);
泰國機會在于格局相對開放,當前國際大牌為主致ASP過高,明顯存性價比搶占機會;
菲律賓機會在于規(guī)模較大且有增長,但需以中國創(chuàng)新優(yōu)勢破局本土頭部品牌的強勢壁壘。

如何攻破市場壁壘?參看越南/馬來:
除CVS/KA替代傳統(tǒng),更有量販興起+電商滲透的新興趨勢,中國零食還可最大化量販折扣/直播電商的破局優(yōu)勢。
越南本土量販已有MlemMlem/Kisnac等,中國知名量販趙一鳴也于24Q4胡志明開店(未來或收購擴張),短期因貿易模式,越南定價高于國內,預計供應鏈本土化后增速可觀;同時電商滲透率<2%,預計隨Tiktok發(fā)展及物流建設,滲透空間較大;零食量販&電商兼具多口味與性價比,背后是越南中產擴容+城鎮(zhèn)化帶來消費躍遷,從基本甜味走向品質化體驗化。
如何攻破市場壁壘?相較越南量販(尚處鋪貨階段),馬來量販更具規(guī)模效應(當前本土工廠皆無法有效滿足折扣業(yè)態(tài)發(fā)展,更需借力中國供應鏈優(yōu)勢),中國零食正協(xié)同產業(yè)鏈上下游破局新興市場。
馬來最大量販零食連鎖MiX年收入10-15億元,已超100家直營規(guī)模,充分借力中國供應鏈優(yōu)勢。MIX由華人留學生楊嘯創(chuàng)立,具備完善供應鏈體系+自有品牌體系,店型已從基礎量販零食向綜合食品超市升級;通過產品聚焦中國零食+定位華僑客群,背靠馬來華僑占比東南亞第一,MiX已與商超/CVS等現(xiàn)代渠道形成差異化競爭。
打法選擇:多數中國品牌尚處出海初期,基本選擇內生搭建“品牌-渠道-產能”+成立海外組織“本地運營”的出海模式(對標國際成熟品牌,海外收入貢獻遠期平均達到25-50%)。
①出海普遍處從0-1時期,除洽洽穩(wěn)步發(fā)展外,甘源相對先發(fā);②初期錨定越南/馬來/印尼/泰國,基本為核心市場;③多數品牌率先主打優(yōu)勢品類出海并結合本土化口味調整,設立海外組織經營團隊開辟渠道,且部分已規(guī)劃供應鏈出海跟進;④靈活借力新媒體新渠道積極影響海外用戶(海外代言人、TIKTOK帶貨、Shopee電商、進駐越/馬/泰等CVS便利店)。
成熟品牌出海借鑒:東南亞份額第1的邁大集團,品類區(qū)域穩(wěn)健擴張,23年海外營收占比高達43.6%,十年提升6.9pct。
從其長達80年發(fā)展歷程看:穩(wěn)扎穩(wěn)打。公司經歷“從小作坊到工業(yè)化”的完整歷程,品類經歷“甜餅干-糖巧-風味零食-飲料/咖啡”的多元化擴張以及后期擴產+升級,區(qū)域更經歷了“印尼-東南亞-中東非-歐美”的全球化擴張。
另一借鑒:日本零食巨頭卡樂比23年海外占比24%、格力高23年海外占比25%,其余品牌海外貢獻亦有10-20%。
從卡樂比出海歷程看:持續(xù)發(fā)力渠道-產能-品牌打造。渠道:初期貿易出口搭建經銷網絡,后期不斷設立子公司或收購本地公司降低大商依賴;產能:核心區(qū)域陸續(xù)通過工廠本土化降本,結合產品本土化最大化滿足需求。品牌:長維度變量,持續(xù)教育市場并提升品牌認知。
國際零食巨頭億滋國際:更重外延擴張,23年海外營收占比高達69.2%,較06年大幅提升30.2pct。
從億滋國際出海要點在于:頻繁并購快速實現(xiàn)矩陣擴充和市場擴容。并購助其持續(xù)提升糖巧/餅干的市場地位;完成國際并購后,積極推進產品渠道本地運營,最大化本地需求(以奧利奧中國為例:產品本土化主抓專供中國口味,以更低甜度/更小包裝以迎合少吃多餐習慣;渠道本地化則主抓電商風口,合作天貓等頭部平臺擴容銷售網絡并快速下沉)。
2025年展望:我們在零食內銷大單品+性價比催化外,重點提示“零食產業(yè)鏈出?!边@一增量邏輯(海外動銷爬坡&上下游推進皆有望形成額外催化);本文重點回答出海背后的增量空間、市場選擇、打法選擇三大問題,長期東南亞增量空間超200億元,中國品牌份額空間可看15-20%,成熟品牌海外貢獻遠期可看25-50%vs當前不足10%,零食產業(yè)鏈出??臻g廣闊、勢在必行。
基于當前出海進展+彈性,品牌端我們優(yōu)先推薦鹽津鋪子、甘源食品、三只松鼠、衛(wèi)龍美味,產業(yè)鏈優(yōu)先關注萬辰集團。
?
鹽津鋪子:爆品驗證+出海設廠。內銷品類渠道紅利釋放+外銷泰國魔芋設廠、動銷優(yōu)秀或超預期,長期拓品收入天花板高。預計25/26年收入+28%/23%,歸母+32%/26%,對應PE29/23X,維持買入。
?
甘源食品:內銷變革+出海先發(fā)。內銷產品差異化改革渠道+外銷精耕越南開拓印尼馬來、加速產品本土化,海外收入彈性大;預計25/26年收入+18%/21%,歸母+13%/21%,對應PE16/13X,維持買入。
?
三只松鼠:全球供應鏈打法領先。內銷渠道改革成效顯著+外銷產地直采規(guī)劃東南亞工廠,海外復制高端性價比帶來長期空間;預計25/26年收入+31/28%,歸母+32%/35%,對應PE22/16X,維持買入。
?
衛(wèi)龍美味:魔芋高增+海外發(fā)力。內銷大單品魔芋高增+外銷成立海外事業(yè)部突破渠道并發(fā)力新媒體,開辟辣味零食新市場;預計25/26年收入+23%/+19%,歸母+24%/+23%,對應PE29/24X,積極關注。
?
萬辰集團:拓店提效業(yè)態(tài)升級+量販出??臻g廣闊。預計25/26年收入+70%/+16%,歸母+141%/+37%,對應PE35/26X。
?
一致魔芋:緊握魔芋紅利積極推新拓客,魔芋精粉出海提升邊際貢獻。
·